对未来制造业,发达工业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愿景。美国利用互联网优势,让互联网吞并制造业;德国基于制造业根基,让制造业互联网化;而“互联网+工业”将开创制造业的新思维。
“我们一直在路上, 工业互联两化融合一步一脚印。
“我们一直在路上, 工业互联两化融合一步一脚印。
我们一直在探寻,工业品电商怎样做才更好?
我们一直在思考,如何让工业自动化变得简单高效?
‘工业+互联网’重建规则,传承与创新的新格局即将诞生。
工博士商城应时而生,为客户搭建一个集中性的工业品一站式服务平台”
一、从“物理”到“信息”
以往,每当提及制造业,恐怕都认为是各种零部件构成硬件产品的核心。但是,随着封装化、数字化的进展,零部件生产加工技术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,随之而来,零部件本身的利润难以维系。因此,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更加注重通过组装零部件进行封装化,将部分功能模块化,将系列功能系统化,来提升附加价值。
模块化是将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,以此来设计产品。从而,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,满足消费者的各项差异化需求。以往,在产品生产过程中,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成本,如果将复杂化的产品通过几个模块进行组装,就能够同时解决多样化和效率化的问题。
但是,模块化本身不过是产品的一项功能,未来制造业将更加重视在通过模块化和封装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,拓展新的应用与服务。如果以系统化为主导,就能相对于“物理”意义上的零部件,获取更多的带有“信息”功能的附加价值。相反,如果不掌控系统的主导权,无论研发出的零部件的质量和功能多么好,也难以成为市场价格的主导着。
二、从“群体”到“个体”
在发达国家,以规模化为对象的量产制造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,以定制化为重点多种类小批量制造业渐渐成为主流。未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就像许多专家的共识那样,将在“大规模定制”的潮流下,根据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来制化。同时,消费者本身也将有能力将自己的需求付诸生产制造。
也就是,“大规模定制”随着以3D 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的技术革新,对制造业的进入门槛将降至最低,不具备工厂与生产设备的个人也能很容易的参与到制造业之中。制造业进入门槛的降低,也意味着一些意想不到地企业或个人将参与到制造业,从而有可能对商业模式造成更大的、巨大的变化。
三、互联制造
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都开始能够访问互联网了,都在不断地网络化。智能手机如此,智能家电也是如此,随着汽车渐渐步入自动驾驶时代,或许汽车的作用将仅仅是一个网络的终端而已。就这样,身边的产品不断地网络化,如同系统化的重要意义一样,“互联制造”代表着掌控网络的主导权。而且,从网络外部性来看,率先掌控主导权的企业将长期获取先行者利益。
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、电子商务的普及,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新要求出现了变化。一方面,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地基于网络获取信息,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;另一方面,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集成与共享,合理利用各种资源。
互联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通过制造企业快速重组、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制造资源,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,减少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,增加市场份额。同时,还能够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、设备投资费用等,减少经营风险。
另外,作为一个未来的潮流,工厂将通过互联网,实现内、外服务的网络化,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。随之而来,采集并分析生产车间的各种信息,向消费者进行反馈,从工厂采集的信息作为大数据通过解析,能够开拓更多的、新的商业机会。经由硬件从车间采集的海量数据如何处理,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、解决方案的价值。
四、数据制造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,数据量的暴涨成了许多行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。“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,”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各种场合都不予余力地推销自己的观点,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。大数据的涌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、企业的运作模式。马云认为,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、自我管理为主,而DT(Data technology)时代,它是以服务大众、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。这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技术的差异,但实际上是思维层面的差异。
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普及,制造业企业的运营,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。以致于制造业的整个价值链,制造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涉及到诸多的数据,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也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。
- 下一篇:工业互联网引领制造业破局之路
- 上一篇:工博士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首次战略合作洽谈会